五行,是一個抽象的名詞,古人為了說明五行及五行生 克變化的規(guī)律,取用了金、木、水、火、土五個字作為五行 的代表符號。從五行拳的發(fā)源來講,也是根據(jù)五行及五行生 克的學(xué)說而創(chuàng)編出劈、崩、鉆,炮、橫五拳,繼而又進一步 根據(jù)中醫(yī)理論,將心、肝、脾、肺、腎五臟,以及目、耳、 鼻、舌、人中之五官,與五行拳互相匹配,形成了形意五行 拳內(nèi)與五臟相合、外與五官相配之理論。五行與五拳、五 臟、五官相配的原理是:金在五臟為肺,在拳為劈拳,在五 官為鼻(鼻通于肺力 木在五臟為肝,在拳為崩拳,在五官為 目(目通于肝卜 水在五臟為腎,在拳為鉆拳,在五官為耳 (耳通于腎卜火在五臟為心,在拳為炮拳,在五官為舌(舌 通于心土在五臟為脾,在拳為橫拳,在五官則為人中(人 中通睥)。所以在五行拳中是:劈拳主練肺,崩拳主強肝,鉆 拳主逼腎,炮拳主壯心,橫拳主健脾。故言劈拳順則肺氣 充,崩拳順則肝氣舒,鉆拳順則腎氣足,炮拳順則心氣壯, 橫拳順則脾氣健。關(guān)于五行〉五拳、五臟、五形、五官之相 互關(guān)系如下表五行相生,講的是五行《金木水火土)之間相互滋生和變 化運動的關(guān)系。所謂相生,乃生我者為之母,我生者為之 子。故在相生之中,每一個代表符號,既有生我的一面,又 有我生的一面,既為之子,又為之母。由于這種互相助長、 互相扶持之關(guān)系,所以稱為“五行相生工。
五行與五拳、五臟的相生關(guān)系五行之間的相生關(guān)系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 生土、土生金,然土為萬物所生之根本,故土可滋生諸行, 稱為五行之母。五行拳之間的相生關(guān)系是:劈拳生鉆拳,鉆拳生崩拳, 崩拳生炮拳,炮拳生橫拳,橫拳生劈拳。同樣由于起手即有 橫,故有橫拳能生其他四拳之理,所以橫拳為其他四拳之 母。五臟之間的相生關(guān)系是:肺壯可以促進腎強(即肺為腎 之母,腎為肺之子);腎壯可以促使肝?。茨I為肝之母,肝 為腎之子);肝健又可以促使心康(即肝為心之母,心為肝之 子卜心健又能促使脾壯(心為脾之母,脾為心之子卜脾壯 可以使肺?。ㄆ榉沃?,肺為脾之子]然又由于脾是滋養(yǎng) 潤活諸臟的主宰者,故脾健則可使諸臟滋潤而得以健旺,因 此脾為諸臟之母。
肺之所以為腎之母,是因金生水之故腎為肝之母,是 因水生木之故,肝為心之母,是因木生火之故;心為脾之 母,是因火生土之故,脾為肺之母,是因土生金之故。然又 因萬物皆生于土,所以脾為諸臟之母,此乃五行、五臟、五 拳相生之理。五行與五拳、五臟的相克關(guān)系五行相克是與五行相生對立的變化。五行之間,除了互 相滋生以外,還有互相克制和抑制的作用,這種相互抑制的 關(guān)系,就叫五行相克。相克在五行中的關(guān)系是.金克木,木 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然而,又由于萬物終歸于 土之理,所以土可以克制諸行。相克在五行拳中的關(guān)系是:劈拳能克破崩拳(為金克 木卜崩拳能克破橫拳(為木克土卜 橫拳能克破鉆拳(為土克 水);鉆拳能克破炮拳(為水克火力 炮拳能克破劈拳《為火克 金)。由于橫拳為諸拳之母,故橫拳能夠克破諸拳。相克之理體現(xiàn)在五臟之中的關(guān)系是:肺有病必傷及肝 (金克木);肝有病必傷及脾(木克土力 脾有病必傷及腎(土 克水力腎有病必傷及心(水克火卜心有病又必傷及肺(火克 金]然而,又因脾為諸臟后天滋養(yǎng)之母,母不壯則子必衰, 所以脾臟有病必然會傷及諸臟。
劈拳劈拳屬金,在運用上是將其金化形為斧,故言“其形似 斧”。斧在運用上又分為斧刃和斧錘兩種用法,斧刃用于劈, 斧錘用于砸。因此在劈拳的練法和用法上,也就區(qū)別為“以 掌為拳飛“以拳為拳”兩種。以掌為拳是取用了斧刃的一面, 以拳為拳是取了斧錘的一面。兩者雖然在練習(xí)的外形體現(xiàn) 上、用法的意義上不盡相同,然而其拳理則是一致的,而且 是同出一源的。劈拳與五行、五臟、五官的關(guān)系劈拳在五行之中屬金,其形似斧,故有劈物之意;劈拳 在五臟之中屬肺;在五官之中與鼻相通,在方位之中劈拳為 正西方向,謂之西方庚辛金;在八卦之中為之兌卦;在竅為 之大椎;在氣為之上焦之肺氣,在身軀(包括頭在內(nèi))之經(jīng) 絡(luò),為之任督二脈在上肢的經(jīng)絡(luò)中,主要運用的是手少陰 心經(jīng)及手太陽小腸經(jīng)。陰脈與陽脈、陰筋與陽筋、陰氣與陽 氣、陰勁與陽勁,互相合一即謂之陰陽相合。
在劈拳中主要運用的是肺氣,主取其“肺動如雷聲”之 意。左劈拳時,左肺為實、為陽,右肺為陰、為虛尸右劈拳; 時,右肺成實、成陽,左肺成虛、成陰。重要的是,要力求 達到氣隨意行,聲隨氣至,力隨聲發(fā)。氣要足,聲要充,才 能使勁力與意氣相合為一,而得以整發(fā)。在劈拳中,由于鼻通肺,故在肺氣出時,從喉部至鼻孔 要根據(jù)勁力發(fā)放的大小、勁力發(fā)放的距離,控制和運用肺氣, 的發(fā)放,總要象響雷似地由輕至重、由小到大、由緩至急, 愈發(fā)愈猛烈,最終在手將至終點時,鼻中要發(fā)出最后的而且 是最大的如同宏鐘、雷鳴之聲??傊?,鼻在劈拳中的作用 是:鼻撐氣疾攻,發(fā)聲如雷鳴,聲隨氣發(fā)至,催勁力無窮,劈拳是陰陽連環(huán)一氣之起落運動所謂陰陽,包含的意思是非常廣泛的,諸如上下、內(nèi) 外、前后、左右、開合、吞吐、起落、進退、出入,正反等 等。例如,在劈拳中,從氣息上來講,呼吸必須是有出有入, 其呼者為陽,吸者為陰從內(nèi)氣來講,又有營衛(wèi)之分,營者 為陰,衛(wèi)者為陽,從勁力上來講,其勁者為陰,其力者為 陽從身軀之所向來講,若左肩在前則為陽,右肩在后則為 陰。反之,右肩在前即為陽,左肩在后則為陰;從兩手來 講,在前者為陽,在后者為陰,在上者為陽,在下者為陰; 從足來講,前者為陽,后者為陰,實者為陽,虛者為陰;以 及兩肺、兩腎、兩股、兩背等等,全身上下內(nèi)外,是無處不 有陰陽的。如果單純講氣的陰陽,則吸者為陰,呼者為陽多升者為 陽,降者為陰丹田吞氣時為陰,吐氣時為陽;內(nèi)氣循督脈 為陽,循任脈為陰。從身軀、上肢前臂、及手足的陰陽來講,身軀的陰陽是 指在劈拳中的一左一右、一起一落的互換運動臂的陰陽是 指上肢的一出一入、一升一降,以及尺槎二骨在運動中一反 一正、一順一拗的不斷變化一手的陰陽是指手在運動中的一“ 鉆一翻、一正一反的互易運動;足的陰陽,是指兩足在運動 中的起落、進退”.橫順、鉆翻、虛實等變換。
拳經(jīng)中云:“意拳英雄非等閑,五行六合變勢難,學(xué)者 要得真消息,全在動靜兩字間”,動靜即陰陽。況靈巧奧妙 出于陰陽,攻防技擊出于陰陽,勝敗之決仍在于陰陽。所以 說拳之大要重在陰陽,也就是因為一切運動之變化,終不外 生手宙向之市所謂“連環(huán)"就是循環(huán)無端、連接不斷的意思。也就是 說在練習(xí)劈拳時,要做到意的連環(huán)不斷、氣的連環(huán)不斷和勁 的連環(huán)不斷。意的不斷,是講學(xué)者在練習(xí)中,一定要注意內(nèi)意的活 動,要真正做到"練拳好似前有人力才能使運動不走空招, 出手有進攻之疾,回手有刁領(lǐng)之才,進步有踩踏之狠,退步 有勾掛之敏,故意貴乎連環(huán)。氣的連環(huán),是講在練習(xí)劈拳時,呼吸宜循環(huán)均勻,內(nèi)氣 宜升督降任。劈拳主要是運用的任督二脈,劈拳的起勁,運 用的是任脈之氣,謂之陰勁:劈拳的落勁,運用的是督脈之 氣,謂之陽勁;劈拳的劈勁,則運用的是任督二脈相合之 氣,謂之陰陽相合之勁。但學(xué)者在練習(xí)時,仍應(yīng)遵循劈出時 降任,回領(lǐng)時升督的原則,這就是“陰陽一氣連環(huán)起落”的根 本所在。勁的連環(huán),是隨著意和氣的運行而運行的,也就是意到 氣到、氣到力至的道理。但從身體(主要是上肢)的外形體現(xiàn) 來講,兩手在劈拳中,前手走的是一個大圓,后手走的是一 個小圓,大圓為陽,小圓為陰…相連無端,不離不散,自始至終都要保持圓的運動,所以稱之為“連環(huán)氣氣在劈拳中的運用,是一個非常復(fù)雜的問題。由于水平 所限,對于這個問題,只能就老師談到的經(jīng)驗和我個人的粗 淺體會概述如下,供學(xué)者參考及共同商討。
瀏覽34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