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太極拳法體用術
武當拳派,尊武當山為發(fā)祥地。據(jù)黃宗羲《王征南墓 志銘》記載,內(nèi)家拳創(chuàng)始者為武當?shù)な繌埲S。據(jù)黃百家 《內(nèi)家拳法》記載,“張三豐既精于少林,復從而翻之,是 名內(nèi)家?!币来苏f來,內(nèi)家拳法即是武當拳法。民國初年, 武術界有行家將太極拳、八卦掌、形意拳合稱為“內(nèi)家拳” 統(tǒng)稱“武當派”。
武當太極拳以養(yǎng)生為主,以技擊為輔。張三豐大師留下 遺訓:“武當太極乃陰陽變化修真益智之術,欲天下英雄豪 杰延年益壽,不徒做技擊之末?!比欢L時期以來太極拳在 應用上的出神人化、克敵制勝,備受武術界推崇。以柔克 剛,后發(fā)先至,四兩撥千斤,點穴拿脈之術,也成為歷代武 當宗師秘而不宣的單傳之技。
游玄德道長和徒弟陳理勝,就武當太極拳的技法介紹 幾招,謹供功夫愛好者參悟,以期達到強身健體,舉一反 三之效。
粘手八法式:單搭手式,推波逐浪,順水推舟,陰陽魚 式,雙搭手式,三環(huán)套月,游龍戲水,龜蛇人洞。(見圖)
跌撲八法:朝陽跌,披身跌,跨鶴跌,十字跌,雙燕跌,折 背跌,鎖扣跌,七星跌。(見圖)
推手八法:棚、捋、擠、按、采、捥、肘、靠。
一、棚勁
由內(nèi)向外發(fā)的彈性力。身有棚勁,猶如氣充周身、支撐八面。演勢時,運用挪勁,動作表現(xiàn)為式正招圓,無一處凸凹。棚 勁用于推手,既具有緩沖承接來力的捧架作用,又有沾隨其去而 擲之的崩發(fā)作用。太極拳手法中將以手臂捧架對方的動作稱為 “棚”。此式是挪勁的基本用例。其勁須基于腰腿勁,意氣相隨。 (圖 5-1)
二、捋勁
順對方來勢,由內(nèi)向外或由前向后牽引的力。太極拳推手 中,以捋勁改變對方來力方向,或疏散其勁使聚于一點。太極拳 手法中將一手沾對方腕部、一手沾對方肘臂部向自身兩旁斜線牽 引的動作稱為“捋”。此式是捋勁的基本用例。其勁須基于坐腿、 松臀轉腰。(圖5-2)
三、擠勁
向前推排,逼迫對方不得運轉的力。太極拳手法中將以前臂 推擊對方的動作稱為“擠”。此式是擠勁的基本用例。其勁須基 于腰腿勁,加以意氣,并合另一手的助推力于一點。(圖5-3)
四、按勁
一種向前、向下推擦的力。按勁用于推手,既具有捺壓對方 來力、使其向下而不能上犯的抑制作用,又有沾隨其去而推擲之 的進攻作用。太極拳手法中將兩手向前(其間略經(jīng)向下)的推按 動作稱為“按”。按須用腰腿勁,加以意氣,眼神須注視按捺方 向。(圖5-4)
瀏覽1,35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