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jié)中國武術的藝術娛樂功能
人類所進行的一切藝術實踐的活動,首先是通過感官去認知“感性” 的藝術,其次才是依據(jù)這些感官的刺激在精神層面產(chǎn)生與之相關聯(lián)的各種
(1)彭古象藝術學概論(第三版)
審美體驗。審美體驗是人們進行一切審美活動所獲得的心理感受和精神結 果。在藝術理論中,藝術所引發(fā)的“積極性心理效果被稱為審美愉悅”[|]。 審美愉悅對于審美主體而言,是因美感而產(chǎn)生的情感體驗和快樂感受。因 此,藝術與人類的其它類型的文化相比具有著獨特的娛樂功能。正如李華 先生所說:“哲學、經(jīng)濟學、數(shù)學等意識形態(tài)往往以事實、邏輯來征服人的 理智,使人服從與接收;藝術則不同,它是依靠直觀的形象、彌漫的感情 來吸引讀者、感動讀者。藝術不告訴你什么知識,要求你接受什么真理, 而是讓你激動,令你陶醉,使你愉快,從而在審美享受中不知不覺地受到 影響。愉悅與娛樂是藝術功能的突出標志。”
縱觀中國武術史,盡管實戰(zhàn)技擊功能是武術社會功能的主要體現(xiàn),但 是武術所內涵的娛樂功能也是不可忽略的。例如,《莊子?雜篇?說劍》 中記有:“昔趙文王好劍,劍士夾門而客三千余下,日夜相擊于前”[3〕, 《漢書?武帝本紀》中記有:“角抵戲,三百里內皆觀”,《史記?項羽本 紀》中記有:“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4〕這些史料記 載的斗劍表演、舞劍表演、角抵表演、角力表演都表明武術自古以來就具 有極強的表演和觀賞的價值。通過對中國武術的藝術娛樂功能的探討,對 于厘清中國武術與藝術之間的關系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一、藝術娛樂功能的解析
(一)對于創(chuàng)作主體而言,藝術能夠“自娛自樂”
從藝術最原始的發(fā)生開始,娛樂功能就是藝術的一個重要功能。通過 對人類最為初始的那些藝術形態(tài)分析之后,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原始的宗教和 巫術中的舞蹈就帶有娛樂功能,這種舞蹈娛樂的對象首先是舞蹈者自
己??梢姡囆g最初的娛樂功能所指向的對象是自我,即參與藝術活 動的人,因為在藝術審美功能的作用下所產(chǎn)生的快感和愉悅最先是對藝術 的創(chuàng)作者而言的。
對于藝術的創(chuàng)作主體一藝術家而言,藝術具備著“自娛自樂”的功 能?!白詩省钡乃囆g觀點在中國傳統(tǒng)藝術中很早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先秦時期 的藝術理論著作《樂記》中提出的“樂者樂也。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 其欲”,就是一種“自娛”的思想體現(xiàn)。南朝畫家姚最的《續(xù)畫品》中記 有“學不為人,自娛而已”[23的語句。隨后,這種觀點便開始在中國的傳 統(tǒng)藝術理論中發(fā)展,并漸漸成為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顯著特征。例如,中國唐、 宋時期所出現(xiàn)的大量詩詞歌賦等傳統(tǒng)文學藝術作品,很多都可以被看作是 文人墨客們直抒胸臆、抒發(fā)自我情感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他們在“自娛自 樂”的觀念下宣泄和表達著內心世界的情感;在繪畫和書法領域,書畫家 所創(chuàng)作出的繪畫作品和書法作品大多不具備功利主義的色彩,純粹屬于個 人的喜好,只為自我娛樂和賞玩,在進行自由自覺的藝術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表 現(xiàn)出忘我、沉醉其中的狀態(tài),從中享受著極大的快樂和愉悅。
(二)對于審美主體而言,藝術能夠“娛人之樂”
藝術是以滿足人的精神需求作為存在的價值,而藝術欣賞是作為審美 主體的人——觀賞者參與藝術的主要方式。任何形式的藝術以及藝術作品, 都是具備特定欣賞價值的審美客體 <=人們對藝術進行欣賞的過程,就是審 美主體對藝術本身發(fā)生的“一種感情與認識、感受與理解相統(tǒng)一的精神活 動”,人們從中可以獲取自我精神需求的滿足。
當人們在美術館觀賞那些賞心悅目的繪畫作品時,當人們在音樂廳聆 聽那些優(yōu)雅悅耳的音樂作品時,當人們在歌劇院觀看那些惟妙惟肖的藝術 表演時,在視覺、聽覺等感官系統(tǒng)的感染與沖擊下,優(yōu)美的色彩與線條、 動聽的音符與旋律、形象的肢體與動作等都會令觀賞者萌生出種種審美感受。審美感受是作為審美主體的觀賞者因為“聲音、色彩、線條、形體等 感性因素”[n對感覺器官進行了直觀的刺激之后,人腦中所積累的各種審 美經(jīng)驗被喚醒,從而在主體的精神上產(chǎn)生的一系列愉悅的情感反映。通過 對各種形態(tài)的藝術進行欣賞,審美主體從中體驗到愉快、喜悅、舒暢、滿 足、愜意和陶醉等感受。這些對于觀賞者而言,都可以看作是愉悅的精神 體驗,它們與人們的精神世界發(fā)生著直接的溝通,使人們產(chǎn)生心靈的悸動 和震撼。因此可以說,對于審美主體而言,藝術可是使人獲得愉悅的情感 體驗,這種體驗的獲得就是娛樂功能與價值的體現(xiàn)。
(三)對于藝術自身而言,娛樂即是“美感的享受”
“藝術使人快樂,藝術帶給人的審美享受性正是藝術的獨到之處。” 正是因為藝術審美功能的存在,藝術能夠帶給人快樂的感受。人們通常將 藝術帶給人的那份快樂和愉悅的感受籠統(tǒng)的用“快感” 一詞來表述的。然 而,經(jīng)由藝術引起的快樂的感受是有別于“生理快感”而言的,兩者存在 著本質的差異性。有學者這樣指出:“從藝術體驗中獲得的愉快是心理快 感。這是因為藝術給予人的快感是對人的精神層面、情感層面的感受 作出的評價,所以藝術所產(chǎn)生的是一種"以情為本”的心理快感和精神 享受。正如著名學者徐岱先生所說:“如果說‘宜性’之樂側重于身體方 面的休養(yǎng)生息,那么‘怡情’之樂相比之下變更多一份精神性的享受” “表層次的快樂常常充滿笑語喧嘩的情緒,而深層次的快感卻常常擁有默默 無語的情感?!?br />
藝術中的“快感”源自感官的應用,它是以藝術自身的“美感”作為 基礎的。無論是音樂、繪畫,還是戲曲、歌舞,在藝術的無形力量的作用 下,人們的感官不斷的被美的線條、美的音律、美的形象等感染著,各種 形態(tài)的藝術所產(chǎn)生的藝術美的感染力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人們的精神世界, 使人在審美的過程中激發(fā)起內心情感的波瀾,從而獲得精神上的極大愉悅所以,“人們欣賞藝術,喜歡藝術,其歸根結底是由于藝術可以給人以精神 上的享受和愉悅。”這種快樂的感受超越了一般的生理快感,它因為藝 術的“美感”而生成。也正是因為“美感”的存在,藝術才能給人帶來精 神上快樂的享受。
二、中國武術以“美感的享受”作為藝術娛樂的訴求
藝術作品是因為能夠給人快樂的感官享受與精神愉悅的功用而具備了 審美的功能,然而正是藝術作品所具有的這種愉悅人的功用也令藝術形成 了獨特的娛樂價值。人們之所以喜歡音樂,是因為優(yōu)美的樂曲能夠給人帶 來精神上的愉悅和美的享受a人們閱讀文學作品,作品中的人物的形象美、 社會生活美、自然景觀美、語言韻律美,使讀者獲得美感的享受,得到精 神的滿足。所以,藝術給人帶來的快樂享受是發(fā)生在精神層面的愉悅感受。, 具有著審美功用的中國武術也同樣如此,無論是在進行武術演練時,還是 在進行武術觀賞時,人們都可以在實踐活動中獲得對武術的各種美的享受, 獲得精神的愉悅。
中國武術作為一種身體文化,它是以肢體運動為手段的表現(xiàn)藝術。演 練者通過肢體運動以及器械的協(xié)調配合,借助各種具有攻防格斗含義的技 術技法來再現(xiàn)或呈現(xiàn)出各種技擊打斗的“景象”。當演練者在進行武術表 演時,他們就是在進行著一種精神上的自由自覺的活動〇 —旦演練者開始 了武術的演練,他們就會自覺的將自己置身于一個虛擬空間,拋開一切雜 念進人一個完全忘我的狀態(tài),自由地施展自己的拳腳功夫,全身心的演繹 每一個招式和招法,直至演練結束。在演練的過程中,他們已經(jīng)不再身處 于我們所看到的現(xiàn)實世界,而是處于他們主觀臆想的精神世界里。演練者 所打出的每一拳,踢出的每一腳,招招式式都是針對心中的“假想敵”作 出的攻防應對,其中有犀利的進攻,也有穩(wěn)固的防守;有夯實的擊打,也 有巧靈巧的躲閃……演練者在自己創(chuàng)造的世界里自由地發(fā)揮想象,不斷的 對武術的技擊技法進行詮釋,不斷的對武術的技擊思想進行表現(xiàn),不斷的
對武術的技擊情感進行宣泄,不斷的對武術的技擊境界進行探尋。有學者 指出:“藝術可以使人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受到壓抑或無法實現(xiàn)的情緒、愿望、 期待、理想,通過藝術創(chuàng)造的想象世界或夢幻世界得到完成和滿足。”[|] 可見,演練者在他們自己營造的“虛擬世界”里所獲得的體驗來自于他們 的內心世界,僅僅屬于他們自己,他們從中得到的也是專屬于他們自己的 精神快感,是獨屬于他們自己的精神享受。
同樣,對于武術觀賞者而言,觀賞武術的過程也是一種發(fā)生在精神層 面的自由自覺的活動,觀賞者同樣能夠從中獲得美的享受和審美的快感。 當觀賞者通過眼睛、耳朵這些審美感官對武術表演進行欣賞時,演練者優(yōu) 美的動作造型、鮮明節(jié)奏變化、精湛的攻防技巧等這些從感官獲得的各種 視覺、聽覺的信息便會在審美主體的腦海中展開無窮無盡的“遐想"。觀 賞者會暫時忘卻與現(xiàn)實世界的聯(lián)系,沉醉在演練者所創(chuàng)造的景象之中、情 景之中,流連忘返。正如朱曉軍先生在論述“藝術欣賞”這一命題時所說 的那樣:“藝術欣賞仿佛是一次非常神奇而又神秘的精神之旅。觀賞者 是在依照自己的審美經(jīng)驗,把形象化的技術動作表象轉化為藝術的意象, 實現(xiàn)著對技術動作在現(xiàn)實世界中具體形態(tài)的超越,不斷的獲得對武術攻防 技擊景象的深人的感知與理解。觀賞者在他們自己創(chuàng)造出的神奇世界里自 由的發(fā)揮想象,“描繪”出一幅幅生動而逼真的武術技擊的“圖景”。這是 專屬于審美主體的藝術創(chuàng)造,是發(fā)生在審美主體精神世界的藝術創(chuàng)造。在 這種藝術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觀賞者內心世界獲得的審美體驗和審美感受會帶 給他們在情感上的滿足與快樂。
可見,在武術的實踐活動中,人們所形成的各種美的感受和體驗是發(fā) 生且作用于他們的精神世界。在精神世界里,人們展開自由的聯(lián)想演繹武 術的形式、表達武術的思想,去實現(xiàn)對武術的感知和認同,從中人們獲得 美的感受和審美的愉悅。因此,從美感中的享受快樂,從美感中享受愉悅, 是中國武術的藝術娛樂功能的終極意義所在。
瀏覽1,098次